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学院风采

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传播海丝遗韵,赓续石雕文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16:57 浏览人数:






实践队合影

走进石雕世界触摸艺术脉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师生团队一行于7月8日7月10日前往“世界石雕之都”泉州市惠安县,开展以“传播海丝遗韵,赓续石雕文化”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全面深刻了解石雕文化,触摸石雕艺术脉搏,实践队先后走访了多家知名的典型企业和场馆。在鼎立艺术馆,展示着丰富的石雕作品,并设有先进的设计工作室和创作空间。馆内精美的石雕作品让队员们叹为观止,特别是一尊名为“希望之石”的草模雕像,展示了石雕艺术的创新与传承,刷新了大家对传统石雕艺术的认知。

在知名石雕企业九匠九,了解石雕制作过程和工艺特点。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如何将石雕技艺与文化创意、研学旅行等新模式相结合,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大家感受到作为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传承应有的时代使命感。

在惠安雕艺文创园,琳琅满目的石雕作品展示了精湛技艺和丰富文化内涵,更溯源石雕历史,讲述石雕艺术背后的文化故事,帮助队员们进一步理解石雕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崇武古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雕像,展示了《惠女》《水浒传》《红楼梦》《二十四孝》等传统作品的人物群像,让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石雕艺术相融合有了更为具象的展示,实践队员从中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和厚重历史。

聆听匠心传承对话非遗传人




采访现场


一系列的场馆学习之后,实践队采访了两位非遗文化传承人——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吴德强和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张振雄。吴德强大师强调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石雕创作中。他展示了几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的石雕作品,启发了队员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思考。张振雄大师分享了他对石雕技艺的执着与热爱,讲解了石雕创作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保持技艺的纯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惠安石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与两位传承人的对话,队员们深刻理解了传承与创新在传统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到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体验影雕技艺感受工匠精神

实践队在霞飞雕刻艺术馆亲身体验影雕技艺。在影雕工匠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了影雕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并在亲身实践感受这一技艺的精妙。队员们在刻刀与石板的碰撞中,逐渐掌握了影雕的基本技巧。他们时而凝神聚气,小心翼翼地控制刻刀的力度和角度;时而眉头紧锁,反复揣摩线条的深浅和粗细。




实践队体验影雕

尽管过程充满挑战,但队员们乐在其中,逐渐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可贵。通过这次影雕体验,队员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还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次体验让队员们深刻理解到技艺传承背后的付出与坚守,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

开展非遗调研设计研学路线

学习实践之余,实践队前往崇武镇政府和山霞镇政府开展非遗传承现状调研。崇武镇团委副书记曾茹婷向实践队讲述了南北石雕在选材、工艺、风格上的差异,强调青年应结合现代审美创新石雕技艺。山霞镇团委书记陈心如则带领下实践队参观惠安武装暴动纪念园,实践队员们聆听红色革命故事,了解革命历史与石雕艺术的表现形式。




合影留念


随后,实践队设计出了一条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于一体的惠安石雕研学路线,并手绘地图、拍摄国际宣传片,得到当地诸多好评。这条研学路线不仅展示了惠安石雕的艺术魅力,还通过互动体验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体验和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海丝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发展传承创新并行

在时代的浪潮中,惠安石雕必将在坚守与创新中焕发新生机,惠安工匠精神也将在新一代传承人手中薪火相传,为世界雕艺史书写浓墨重彩的“中国篇章”!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也将继续秉承“明德、诚信、允能、笃行”的校训精神,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努力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非遗故事,为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篇: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文脉相承,心灯永续 下一篇:海外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闽台同根同源,共筑美好家园